3月12日,卫生健康执法部门来到一家口腔医疗机构进行卫生执法检查。执法人员在前台处查看了该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证,随后到放射检查区对指示标识设置、设备年检情况、防护衣配备、放射工作人员资质等情况进行检查。
在消毒室,执法人员查看了医疗用品、用具的消毒流程和工作人员的防护情况;在诊室,查看了医疗器械的消毒、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情况。针对该机构客流量大的现状,执法人员提示机构负责人:及时书写病历、做好患者的知情同意、按规定进行设施设备消毒。
“去年,我们累计检查口腔医疗机构150余家。”北京市卫健委执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,执法部门对新媒体社交平台、互联网服务平台、各口腔医疗机构官网进行了摸排,重点关注诊疗科目、人员资质、种植病历、预付卡服务等内容,依据法定职责,研判可能关联的违法违规行为。“对于风险较高的线索,我们立即组织暗访、现场执法等检查行动。同时,对有团购业务的口腔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了约谈,要求其做好价格公示,依法依规开展诊疗活动。”
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,更多查询请 → 在线咨询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