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!孩子口呼吸、地包天千万不要别忽视更不要拖着不治!早期干预避免成年正颌手术

警惕!孩子口呼吸、地包天千万不要别忽视更不要拖着不治!早期干预避免成年正颌手术

在儿童成长过程中,一些看似平常的小习惯,如口呼吸、地包天等,可能会对孩子的面部发育及口腔健康产生深远影响。

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并干预,严重情况下,孩子成年后可能不得不面临正颌手术的困扰。

因此,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这些细节问题。

口呼吸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。

正常情况下,人们都是通过鼻腔进行呼吸。鼻腔对吸入的空气具有过滤、加温、加湿的作用,能够保护下呼吸道免受损伤。

然而,当孩子存在腺样体肥大、鼻炎、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疾病,导致鼻腔通气不畅时,就会不自觉地用口呼吸。

长期口呼吸,空气没有经过鼻腔的正常处理直接进入呼吸道,不仅容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等疾病,还会对面部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。

长期口呼吸会使孩子在呼吸时,下颌及舌体位置下移,脸颊部分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,从而限制了上颌骨的正常横向发育,导致上颌骨变窄、腭盖高拱。

同时,下颌骨因位置改变而出现后缩等发育异常,久而久之,孩子的面容逐渐呈现出上唇短厚翘起、下颌后缩、牙齿排列不整齐、腭盖高拱等特征,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“腺样体面容”。

一旦腺样体面容形成,即使后续解决了口呼吸问题,面部发育也很难完全恢复正常,对孩子的外貌美观及心理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。

地包天,医学上称为 “反颌”,也是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。

正常情况下,当上下牙齿咬合时,上前牙应覆盖在下前牙的外面。而地包天则相反,下前牙位于上前牙的外侧。

地包天的形成原因较为复杂,有遗传因素,若父母一方或双方存在地包天情况,孩子遗传的概率会增加;

也有后天因素,比如孩子长期不良的喂养姿势,如奶瓶喂养时角度不当,孩子下颌需前伸才能吸吮乳汁,长期如此可能导致下颌过度前伸,引发地包天;

还有一些不良习惯,如咬上唇、下颌前伸等,也会促使地包天的形成。

地包天不仅影响孩子牙齿的正常咬合功能,造成咀嚼效率降低,影响食物消化吸收,还会对面部美观产生极大影响,使面部呈现 “月牙脸”,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压力。

对于口呼吸和地包天,早期矫治至关重要。

一般来说,3 – 12 岁是儿童口腔正畸的黄金时期。

在这个阶段,孩子的牙齿和颌骨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,对矫治力的反应较为敏感,通过早期干预,可以利用孩子生长发育的潜力,引导牙齿和颌骨向正常方向生长,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例如,对于因鼻腔疾病导致口呼吸的孩子,及时治疗鼻腔疾病,恢复鼻腔正常通气功能,配合一些口腔肌肉功能训练,如唇肌训练、舌肌训练等,能够有效纠正口呼吸习惯,避免腺样体面容的进一步发展。

对于地包天的孩子,在乳牙期或替牙期进行矫治,相对简单且效果显著。通过佩戴合适的矫治器,如活动矫治器、功能矫治器等,可以调整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,引导牙齿正常萌出,纠正反颌。

如果错过早期矫治时机,随着孩子年龄增长,颌骨发育逐渐完成,骨骼改建能力减弱,矫治难度会大大增加,甚至一些严重的骨性错颌畸形,在成年后可能需要通过正颌手术才能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。

正颌手术不仅创伤大、费用高,还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,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较大影响。

那么,家长们该如何预防孩子出现口呼吸和腺样体面容呢?

首先,要注意孩子的日常呼吸习惯,观察孩子在睡眠、安静状态下是否存在口呼吸现象。

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张着嘴巴呼吸,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,检查是否存在鼻腔疾病,如腺样体肥大、鼻炎等,并积极治疗。

其次,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,预防口腔疾病。

此外,还要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,纠正孩子咬上唇、吮指、下颌前伸等不良习惯。

在孩子的饮食方面,应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,让孩子充分咀嚼,促进颌骨发育。

当家长怀疑孩子存在口呼吸、地包天等口腔问题,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时,如何选择合适的口腔医院和医生成为关键。

本文内容源自网络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医疗依据,更多查询请 → 在线咨询客服

(0)

相关推荐